雪梅·其二
雪梅·其二。宋代。卢梅坡。 有梅无雪不精神,有雪无诗俗了人。日暮诗成天又雪,与梅并作十分春。
[宋代]:卢梅坡
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、梅并写。雪因梅,透露出春的信息,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。如毛泽东《卜算子·咏梅》中就曾写道: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”雪、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、冬去春来的象征。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,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“摩擦”,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,装点了春光,而且谁也不肯相让。这种写法,实在是新颖别致,出人意料,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。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:梅不如雪白,雪没有梅香,回答了“骚人阁笔费评章”的原因,也道出了雪、梅各执一端的根据。读完全诗,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:借雪梅的争春,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,也各有所短,要有自知之明。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才是真理。这首诗既有情趣,也有理趣,值得咏思。
唐代·卢梅坡的简介
卢梅坡,宋朝末年人,具体生卒年、生平事迹不详,存世诗作也不多,与刘过是朋友,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。
...〔
► 卢梅坡的诗(2篇) 〕
清代:
洪亮吉
莫听阿干歌,阿干心独苦。棘城西去白兰山,茫茫隔今古。
阿干为弟言,马伤君莫怒。弟言报阿干,连枝本同父。
莫聽阿幹歌,阿幹心獨苦。棘城西去白蘭山,茫茫隔今古。
阿幹為弟言,馬傷君莫怒。弟言報阿幹,連枝本同父。
清代:
陈维崧
几阵蝉嘶,趖了一枝花影。帘底下、井华冰冷。绡裳乍解,更红酥寒凝。
似素藕、浸勾碧湖千顷。
幾陣蟬嘶,趖了一枝花影。簾底下、井華冰冷。绡裳乍解,更紅酥寒凝。
似素藕、浸勾碧湖千頃。
宋代:
曾肇
曾访江南鸟爪仙,误随尘网落人间。红泉碧涧春风里,尚记麻源谷口山。
曾訪江南鳥爪仙,誤随塵網落人間。紅泉碧澗春風裡,尚記麻源谷口山。
:
问云
东风锦幕,彩仗轮辉,报新翻传帖。披红石兽,长荫里、顿染唐花香馥。
熏弦拨断,做愁听、谁哀空劫。待扫尘、深巷迷烟,冷落余霞霜发。
東風錦幕,彩仗輪輝,報新翻傳帖。披紅石獸,長蔭裡、頓染唐花香馥。
熏弦撥斷,做愁聽、誰哀空劫。待掃塵、深巷迷煙,冷落餘霞霜發。
:
史鉴
去湖三里近,种竹万竿馀。径转通幽处,朋来问索居。
散金时买画,补屋为藏书。千古王摩诘,辋川应不如。
去湖三裡近,種竹萬竿馀。徑轉通幽處,朋來問索居。
散金時買畫,補屋為藏書。千古王摩诘,辋川應不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