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侯

词语解释
诸侯[ zhū hóu ]
⒈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。
例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英the feudal princes;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。在其统辖区域内,世代掌握军政大权,但按礼要服从王命,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,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。
引《易·比》:“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”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於是 轩辕 乃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”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官爵封建·诸侯》:“《帝王世纪》曰:女媧 未有诸侯,有 共工氏 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, 炎帝 世,乃有诸侯, 风沙氏 叛, 炎帝 修德, 风沙 之民自攻其君,则建侯分土自 炎帝 始也。”
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, 周 初曾大规模分封诸侯,即‘封邦建国’……相传 武王、周公、成王 先后建置七十一国,其中, 武王 的兄弟十五人(一说十六人),同姓四十人。”
⒉ 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。
引三国 蜀 诸葛亮 《前出师表》:“臣本布衣,躬耕於 南阳,苟全性命於乱世,不求闻达於诸侯。”
《南史·循吏传序》:“前史亦云,今之郡守,古之诸侯也。”
宋 王栐 《燕翼诒谋录》卷三:“五代 诸侯跋扈,枉法杀人,主家得自杀其奴僕。”
清 吴伟业 《儒将》诗:“河 朔功名指顾收,身兼使相领诸侯。”
⒊ 星名。
引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门内六星,诸侯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内五诸侯五星,列在帝庭……又云诸侯五星在东井北河,主刺举,戒不虞。又曰理阴阳,察得失。一曰帝师,二曰帝友,三曰三公,四曰博士,五曰太史。此五者,为天子定疑议也。”
国语辞典
诸侯[ zhū hóu ]
⒈ 封建时代列国的国君。
引《文选·诸葛亮·出师表》:「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」
《大宋宣和遗事·元集》:「至汤王时,为诸侯与葛为邻,葛君不道,苦虐其民,汤王伐之。」
分字解释
※ "诸侯"的意思解释、诸侯是什么意思由解神者查询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诸葛亮
2.什么叫得民心?不需要电视上那种恢宏排场,不需要庙堂上地阿谀奉承,有的仅仅是最普通最诚挚的问候和感谢。什么叫政绩?不是在政界的风生水起,不是让同僚眼红的平步青云,仅仅是老百姓打心底的尊重。烽火戏诸侯
3.若觉得只能顶礼膜拜先哲圣徒,脉代奥拉隐士苦修的宗旨又何在?也许我们都老了,也都忘了,圣徒存在的真正意义。烽火戏诸侯
4.青春既然不能够被挽留,也不能够被拒绝,那就用自己的方式去挥霍或者,珍惜。烽火戏诸侯
5.雪痕,就算你是天使,我叶无道叶要拉着你一起堕落,直到地狱的底层,然后两个人相互依偎着度过永恒的岁月。烽火戏诸侯
6.他与自己设想的人生完全背道而驰,他想起了诸葛亮,他本想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,可是三顾茅庐,他还是出山了,从而造就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..
7.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。
8.秦失其政,而陈涉发迹,诸侯作难,风起云蒸,卒亡秦族。
9.哪怕是一只癞蛤蟆,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充实自己,迟早都有跳出池塘吃上天鹅肉的一天,这个天鹅肉可以是桃李满天下,可以是抱得美人归,也可以是功成名就光耀门楣。烽火戏诸侯
10.驾六龙,乘风而行;行四海,路下八邦;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!
相关词语
- zhū zǐ bǎi jiā诸子百家
- zhū duō诸多
- fù zhū dōng liú付诸东流
- zhū shì诸事
- xià hóu夏侯
- jiǎ jié hóu假节侯
- zhū wèi诸位
- fù píng hóu富平侯
- zhū zhèng诸正
- zhū gū诸姑
- wàn lǐ hòu万里侯
- zhū jūn诸君
- fù mín hóu富民侯
- wéi mìng hòu违命侯
- sù zhū诉诸
- zhū zī诸资
- kǎn hóu qī坎侯漆
- mìng zhū hóu命诸侯
- mìng zhū hóu命诸侯
- táo zhū桃诸
- hóu qí侯圻
- bā xī hòu巴西侯
- zhū rú cǐ lèi诸如此类
- jūn hóu君侯
- nèi huáng hòu内黄侯
- ài zé jiā zhū xī,wù zé zhuì zhū yuān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
- dìng yuǎn hóu定远侯
- jùn hóu郡侯
- gǔn gǔn zhū gōng衮衮诸公
- hóu shì侯氏
- fū zhū夫诸
- shǐ hòu史侯